生活充满变化,不确定感无时不在。当个体对重要的心理品质(e.g., 能力、价值观、目标、亲密关系等)产生困惑和怀疑时就会体验到自我不确定感。多数研究将自我不确定感视为威胁,发现其可以诱发防御反应,诸如世界观防御、群际偏差,甚至导致极端信仰和行为。本研究从新的视角,基于意义维持模型,将自我不确定感视为挑战,探讨其潜在的积极效应。研究发现,当某一认知任务与个体的心理需求(如自尊/自我价值感)契合时,自我不确定感的启动能增强个体在该任务的反应正确率,并且,电生理指标显示这一积极效应是由大脑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的错误监控活动(error positivity)的增强实现的。研究结果说明自我不确定感可以通过增强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来提高行为表现。这一发现不仅能为不确定感的应对和管理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可应用于教育实践,通过尝试将威胁转化为挑战和动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杨庆博士2018年加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团队,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其导师黄希庭教授、赵玉芳教授(西南大学)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还有Prof. O. Ybarra (University of Michigan)、Prof. K. Van den Bos (Utrecht University)、关丽丽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曹云飞(成都大学)和李芳教授(泰山学院)。
文章索引:
Yang, Q., Ybarra, O., Van den Bos, K., Zhao, Y., Guan, L., Cao, Y., ... & Huang, X. (2019). Neuro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Evidence that Self-Uncertainty Salience Increases Self-Esteem Striving. Biologic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o.2019.02.011
文章链接如下: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051118304241